Industry News
新闻中心
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实习生任亚文、通讯员刘臻报道:11月6日,“恒福杯”社区环保公益微创投项目专家观察活动暨“益口同声”十人沙龙第3期在海珠区新港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举行。据悉,活动由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指导,广州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主办,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益口同声”品牌规划项目组联合协办。现场,新港街社工站展示了“‘布’约而同——推动资源再生化”项目的阶段成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广州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通过“恒福杯”大力推进社区环保理念,该环保公益微创投项目由市供销合作总社出资,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运营,对社工机构、环保组织以及义工组织提供小额资助及专业支持。经过评审,共有22个项目在海珠区、天河区、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及从化区落地执行。截止到10月底共开展140余个社区活动,直接服务超过3500名广州城乡居民。
其中,“‘布’约而同——推动资源再生化”项目也是落地项目之一。据该项目主管张文倩介绍,新港街重要代表地标之一中大国际轻纺城,是国际化的面料、辅料采购中心,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交易量,但随之也产生了废弃布匹的处理问题,对商店店主及旁边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很多布匹仅有一点瑕疵,顾客嫌弃不会购买,商户也很难处理,要么低价卖掉,要么集中焚烧。”张文倩说,但布料焚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直接污染大气层,因此社工服务站有了回收利用废弃布料的想法,并从今年7月开始实施“‘布’约而同”项目。
张文倩表示,有些商户表示请人回收废弃布料利润很低,免费捐给义工更有意义。因此,“通过发动热心居民与社工,7月到8月间,我们共走访了71户商户。其中有8户愿意合作,而已经形成稳固关系、能定期提供废弃布料的商户有5户,回收到约7箱布料。”张文倩说。同时,服务站成立了三个布料加工义工团队:一是由7名初二、初三学生组成青少年义工队伍,负责回收布料、进行分类以及制作围裙;二是由7名年龄在50-70岁的阿姨组成的长者义工队伍,负责制作环保袋、抱枕;三是由6对小学1-3年级亲子家庭组成的亲子义工队伍,负责制作收纳袋。
据了解,在广州新港辖区内,不少长者都是从缝纫机厂退休的,他们在手工缝纫方面有都一技之长。于是,作为布料再生主力军的长者义工队,每周二下午都会在服务站进行布料加工。
当天的观察活动中,长者义工队正好在场工作。据义工梁阿姨介绍,她的工作主要是拆掉废弃布料上的线头,再将布料交给操作缝纫机的阿姨缝成香囊袋。她对记者说,“我当时是来服务站参加唱歌活动的,随后在负责人的介绍下加入了这个公益项目。原本都不认识其他的义工,通过这个活动和她们成为了朋友,同时还能帮助别人,感觉很开心。”
据悉,‘布’约而同”项目从今年7月开始至今,共调动88人次义工,完成110件布艺再生品,并陆续组织义工带着布艺再生品探访辖区内低保低收、独居长者等困境家庭,共服务22人次。
今年47岁的黄先生,20岁时发生车祸导致高位瘫痪,每天只能在家中的床上活动,仅有82岁高龄的母亲全天照顾,基本无法与外界交流。当义工为其送上亲手缝制的枕头以及香囊时,黄先生显得非常开心,他说,“闻到香囊的香味,心情非常好,感谢社工、义工们的探望。”
张文倩还表示,接下来,希望和工疗站合作,邀请残障人士将义工制成的半成品加工为成品,这样就能为残疾人提供补贴,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此外,项目还计划将义工制作的布艺手工包和工疗站学员加工的成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作为项目推行的经费使用,从而形成义工行动机制,使项目具有持续性。
未来,服务站将继续链接爱心企业、公益机构资源,为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在人力方面,组织义工资源,帮助开展社区倡导活动或制作布艺再生品;在物力方面,联系更多商户获得项目所需物资支持,降低工艺品成本,例如布匹商户提供布料支持、咖啡店提供咖啡渣作空气净化香囊的填充材料等;在财力方面,联系更多社会组织提供项目运营所需的经费,包括物资购买、工疗站学员补贴、义工补贴等。
“我们将以布为桥梁,联动社区内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等资源,改善环境的同时促进社区内社群相互关注,期望社区资源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张文倩说。
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实习生任亚文、通讯员刘臻报道:11月6日,“恒福杯”社区环保公益微创投项目专家观察活动暨“益口同声”十人沙龙第3期在海珠区新港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举行。据悉,活动由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指导,广州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主办,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益口同声”品牌规划项目组联合协办。现场,新港街社工站展示了“‘布’约而同——推动资源再生化”项目的阶段成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广州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通过“恒福杯”大力推进社区环保理念,该环保公益微创投项目由市供销合作总社出资,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运营,对社工机构、环保组织以及义工组织提供小额资助及专业支持。经过评审,共有22个项目在海珠区、天河区、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及从化区落地执行。截止到10月底共开展140余个社区活动,直接服务超过3500名广州城乡居民。
其中,“‘布’约而同——推动资源再生化”项目也是落地项目之一。据该项目主管张文倩介绍,新港街重要代表地标之一中大国际轻纺城,是国际化的面料、辅料采购中心,有着巨大的市场交易量,但随之也产生了废弃布匹的处理问题,对商店店主及周边环境能够造成很大的影响。
“很多布匹仅有一点瑕疵,顾客嫌弃不会购买,商户也很难处理,要么低价卖掉,要么集中焚烧。”张文倩说,但布料焚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直接污染大气层,因此社工服务站有了回收利用废弃布料的想法,并从今年7月开始实施“‘布’约而同”项目。
张文倩表示,有些商户表示请人回收废弃布料利润很低,免费捐给义工更有意义。因此,“通过发动热心居民与社工,7月到8月间,我们共走访了71户商户。其中有8户愿意合作,而已形成稳固关系、能定期提供废弃布料的商户有5户,回收到约7箱布料。”张文倩说。同时,服务站成立了三个布料加工义工团队:一是由7名初二、初三学生组成青少年义工队伍,负责回收布料、进行分类以及制作围裙;二是由7名年龄在50-70岁的阿姨组成的长者义工队伍,负责制作环保袋、抱枕;三是由6对小学1-3年级亲子家庭组成的亲子义工队伍,负责制作收纳袋。
据了解,在广州新港辖区内,不少长者都是从缝纫机厂退休的,他们在手工缝纫方面有都一技之长。于是,作为布料再生主力军的长者义工队,每周二下午都会在服务站进行布料加工。
当天的观察活动中,长者义工队正好在场工作。据义工梁阿姨介绍,她的工作主要是拆掉废弃布料上的线头,再将布料交给操作缝纫机的阿姨缝成香囊袋。她对记者说,“我当时是来服务站参加唱歌活动的,随后在负责人的介绍下加入了这个公益项目。原本都不认识其他的义工,通过这一个活动和她们成为了朋友,同时还能帮助别人,感觉很开心。”据悉,‘布’约而同”项目从今年7月开始至今,共调动88人次义工,完成110件布艺再生品,并陆续组织义工带着布艺再生品探访辖区内低保低收、独居长者等困境家庭,共服务22人次。
今年47岁的黄先生,20岁时发生车祸导致高位瘫痪,每天只能在家中的床上活动,仅有82岁高龄的母亲全天照顾,基本无法与外界交流。当义工为其送上亲手缝制的枕头以及香囊时,黄先生显得很开心,他说,“闻到香囊的香味,心情非常好,感谢社工、义工们的探望。”
张文倩还表示,接下来,希望和工疗站合作,邀请残障人士将义工制成的半成品加工为成品,这样就能为残疾人提供补贴,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此外,项目还计划将义工制作的布艺手工包和工疗站学员加工的成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作为项目推行的经费使用,从而形成义工行动机制,使项目具有持续性。
未来,服务站将继续链接爱心企业、公益机构资源,为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在人力方面,组织义工资源,帮助开展社区倡导活动或制作布艺再生品;在物力方面,联系更多商户获得项目所需物资支持,降低工艺品成本,例如布匹商户提供布料支持、咖啡店提供咖啡渣作空气净化香囊的填充材料等;在财力方面,联系更多社会组织提供项目运营所需的经费,包括物资购买、工疗站学员补贴、义工补贴等。
“我们将以布为桥梁,联动社区内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等资源,改善环境的同时促进社区内社群相互关注,期望社区资源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张文倩说。